English

培养高素质人才 迎接新世纪挑战

1999-10-12 来源:光明日报 陈惠芬 我有话说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是以培养医学博士为主要目标的我国唯一的8年制医科大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协和医大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历程,为我国现代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蜚声海内外的医学科学家。以高起点、高层次、高质量的办学特色,加速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走出了一条培养医学领域高素质医学顶尖人才的成功之路,成为我国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高起点的育人目标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奠定了高素质医学顶尖人才培养的基础。协和医大成立于1917年,从刚一成立就确立了“在中国建成第一流的医学院,培养包括临床医学家、医学教育家、医学科学家以及卫生行政专家在内的第一流人才,为中国卫生事业和世界医学作出贡献”的办学宗旨,并逐渐形成一整套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实行八年制的医预科、医本科两段式教学的办学模式;重视科研训练和临床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提倡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强调科学创新实践等等,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医学科学的开拓者,造就了一代享誉中外的医学巨匠:临床医学家、医学教育家张孝骞、妇科专家林巧稚、儿科专家诸福棠、胸外科专家黄家驷、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胸心外科专家吴英恺、血液学专家邓家栋、热带病学专家钟惠澜、生化学家吴宪、生理学家张锡钧、解剖学家张鋆、皮肤科专家胡传揆、病理学家胡正祥、组织学家马文昭、内分泌学家刘士豪和朱宪彝、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护理专家王琇瑛、医生楷模陶寿淇、方圻、吴蔚然等;同时,学校还造就了一大批卫生行政管理人才,陈敏章、王陇德、彭玉等担任了卫生界高级领导职务。实现了“协和要培养的不仅是高级医务人员或医学科学家,而且要培养国际水平的医学界领袖人物”的初衷,为高素质医学顶尖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从海外归来,或从全国其他著名医学院校汇聚的医学科学家,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第一代医学家一起,继承发扬协和优良传统和严谨治学的精神,构筑起我国医学科学的最高殿堂,精心哺育具有献身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使协和的学术水平一直处于全国领先位置。第一届中国医学科学奖获得者、著名药物化学家梁晓天、著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梁植权以及在各自医学科研领域中取得卓越成就的顾方舟、薛社普、吴(上曰下文)、黄量、周同惠、王琳芳、强伯勤、方圻、宋鸿钊、史轶蘩、王世真、周前、甄永苏、刘耕陶、徐锦堂、张均田、韩锐、杨天楹、郝玉书、郭加强、朱晓东等,在我国医学领域,无论是协和生化系的创立、核医学事业的开拓,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启动,还是特异性精子膜蛋白的结构、功能、基因克隆表达的研究,长达15年的食管癌高发现场的综合防治,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甲肝减毒活疫苗的研制,绒癌根治、慢性肝炎克星“联苯双脂”新药的研制,垂体瘤的诊断与治疗,海南粗榧抗癌有效成份研究,人工麝香研究、兴奋剂的检测等众多学科的研究和成功,标志着我国现代医学科学的每一步崛起,都倾注着建国以来老一辈医学家的心血和汗水。正是老一辈医学科学家,怀着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博大胸怀,以振兴我国医学事业为己任,重视科技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攀登学科高峰时身体力行,扶持后人甘为人梯,从而使院校的事业后继有人,长盛不衰。

改革开放以来,协和医大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78年,协和医大恢复中断多年的研究生教育。1986年正式成立研究生院。1993年,协和医大提出每年培养300名医学博士的目标,推出一系列具有创新和前瞻意义的教改措施:8年制本科由30人增加到60人,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率先引入医学博士/理学博士(MD/PHD)双博士教育项目:研究生教育转向博士教育为主,建立科研型(实验室)与应用型(临床医学)研究生两种不同规格的培养模式;创建“七转八”(即接受其他部属高校7年制优秀生入学深造)和5年一贯直博生制度。1996年,成立了全国首家护理学院,实行全新的教学体系,护理本科4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护理教育改革的样板。学校办学规模稳步扩大,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数量显著增加。在校生由建校时30人,到建国初88人,发展到今天3000多人。特别是研究生培养的数量大幅度增长。截至今年9月,已招收研究生5210人,其中博士生1624人。近几年来,向国家输送了整个卫生战线1/5的博士生,1000余名医学博士相继走上医教研岗位,开辟了一条立足国内培养医学博士的有效途径。

1993年,学校作出《关于加快提拔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决定》,采取破格晋升、公开招聘、吸引海外优秀学子回国等措施,加速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6年来,破格晋升217人,其中教授86人,副教授131人;打破干部任用惯例,公开招聘肿瘤医院院长;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引进分子生物学、药物化学、麻醉学等专业高层次急需人才24人;建立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生物学4个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博士后70人,51人已完成科研工作期满出站。这批人中,有些已成为相应学科的带头人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的主持人或骨干,绝大多数已成为研究所(医院)领导、研究室主任和课题组长。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挑起了科研工作大梁,成为院校对外竞争的主力军。不少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骨干承担了863课题重点项目;5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1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7人被选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3人获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近60人获教育部和卫生部优秀人才基金。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刘德培,全国先进工作者、心外科专家刘晓程,杰出的青年科学家陈杰、王晓良、韩忠朝等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